VR元年已經(jīng)過去了,而這個重要的年頭里,推出了許多值得讓人記住的VR設備,下面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。
從去年年初我們手上除了上一個版本的三星Gear VR和用了沒仨月就陣亡的Oculus DK2,稍微像點樣兒的硬件都沒有。
到如今算上剛到手的Oculus Touch,HTC Vive\Oculus CV1\Sony PS VR\Google Daydream View……大家已經(jīng)想用哪個用哪個了吧。
上述所有硬件對應的平臺,雖然還是被吐槽沒什么游戲玩沒好看的視頻看,但其實大家的心理期待值是在跟暴雪爆款比,跟已經(jīng)進化百年的電影比。真的體驗起來其實并不會捉襟見肘對吧。
VR影像領域,從對著去年2月份圣丹斯的一堆亂七八糟的VR電影好壞不分地看,到現(xiàn)在我們已經(jīng)帶著越來越長的片單做了國內(nèi)第一個“Sandbox沉浸式影像展”。
2016,是貨真價實的“VR元年”。venturebeat制作了一份全球VR公司圖譜,在這張相對完整和實效性的圖表上,顯示了已成功融資了81.5億美元的410家VR公司。
分屬不同垂直技術(shù)、內(nèi)容、平臺和硬件領域。IN2在獲得原圖授權(quán)后,拆分了一下這個圖表,詳細解讀目前全球的VR產(chǎn)業(yè)布局。

基礎設施(硬件)

1、頭顯
這里分為無線和有線兩大類。為什么沒有谷歌的Daydream View和三星Gear VR?因為這兩家賣手機的公司原則上算不上是真正的VR公司(雖然VR業(yè)務也不算小)。
而且硬件都是自主研發(fā)的無需融資。這里可見看到大家熟悉的中國公司凌感科技(uSens)和蟻視,以及比這兩家更讓朝陽群眾感到親切的Magic Leap。
后者對這81.5億的融資額貢獻了將近1/10。

2、輸入
看看這些復雜的分類,就會明白目前的VR技術(shù)是個什么階段,一個用戶得能耐成什么樣才配玩VR。
運動模擬、觸覺系統(tǒng)、手部追蹤、眼部追蹤、可穿戴、還有跑步機。光看著就累死了好嘛。完全適合健身房配置。
僅從這一領域說,什么時候控制設備和技術(shù)達到跟智能手機一樣,完全符合人類懶惰舒適的人性需求,才會是一個大規(guī)模的市場覆蓋。
